这是黄道周草书扇面代表作,是行距宽、字距紧的典型之作,充分表现了他草书波磔多,含蓄少,方笔多,圆笔少以及雄肆奔放的美感。
全局正文共四十字,款字三行,长短错落有致,弛张结合,紧跟正文最后一行,形成紧密的联系,使之与正文不脱节,并形成一种块面感,下款又突然另起一行再书,与前款拉开距离,若即若 离,或降或升,与正文形成呼应,为整幅作品增加了跳跃性节奏。
从全局空间分布上分析,通篇行距宽、字距紧,松紧有致,奇数行保持字距紧密,偶数行只保留单独字成行,保持一致的整体性,使空白处与紧密处表现出明显的黑白对比。虽然单字成行,但丝毫没有影响全局的章法连贯性,通篇气脉相连,无紧迫感,给人一种轻松愉悦感。行距的空白,起到了隔开一行字的作用,整体显得有秩序,字的动与行距空白的静形成鲜明对比,产生美感。
此幅作品字距间多有牵丝连带,故行气易贯,并且字大小错落排列,如“梦”和“探”等字在全文中相对明显较大,“子”、“信”等则略小,斜正不一,字势不雷同、不单调,整体呈左右开张趋势,开篇字势往左倾斜,逐渐地到第三行,略微向右走势,如“身”等字,紧接着到第五、第七行,都明显保持右势,具有丰富的变化。
除此之外,字的繁简程度不一。开篇采用“减法”,笔意较简,字距也略显松散,然后第三行的“ 身 ”在全文中最简,且连贯性极强,采用虚而紧密的表现手法,“鸟四尊”避让之,笔意用繁,呈现明显的对比。
题款三行的字数及长度各异,与正文保持行距、字距的一致性,第一行最长,字数最多,第二行保留一个字单独成行,最后一行书半行,连贯性强,一气呵成,给人轻松愉悦之感,起到了恰如其分的对比作用,加强了虚实之感。